蔣泉芳復刻晚清瑰寶:玉成窯【三足周盤】
源起著名的曼生十八式之一乳鼎壺
后為了和顧景舟的三足乳鼎壺區(qū)分
改稱為周盤壺并一直沿用至今
相傳陳曼生喜歡夜讀,每每夜深人靜時,他都會品茶靜思,感嘆為官處世的艱難。有一次,他隨手撥弄桌上的羅盤,見到勺柄隨著轉(zhuǎn)動卻始終指向一方,突發(fā)靈感:羅盤表面圓通,卻堅持己見,曲直合一乃為人之道也。遂以羅盤為原型,設計出此壺。
晚晴著名書法家梅調(diào)鼎有“清代王羲之”之譽,愛喝茶,喜紫砂,創(chuàng)辦了玉成窯,并與眾多文人、名匠合作,創(chuàng)造出極具文化特色的玉成窯墨寶紫砂,是中國紫砂藝術品發(fā)展史上的一朵奇葩。“千年紫砂,綿延至今;雅俗共賞,文化先行;前有陳曼生,后有梅調(diào)鼎。”玉成窯的紫砂作品主要是在文人之間交流把玩,流通不多,因而被收藏界視為珍品。
此壺正是復刻了玉成窯的精品之作
壺肩銘有金文“東石作壺其永寶用”
壺身銘有“作寶盤兮飲瓢簞 貯玉露兮云膄餐 艾農(nóng)書 心舟刻”
王東石、陳山農(nóng)(艾農(nóng))、何心舟均是玉成窯的重要成員
王東石,制壺名手,銘刻亦佳
陳山農(nóng)(艾農(nóng)),金石篆刻名家
何心舟,制壺名手,工書法、篆刻
身如羅盤,蓋似玉璧
三足鼎立穩(wěn)如磐石
坡頸平口,平蓋扁鈕
扁柱鈕居玉璧圓心
一彎流,耳形把
兩側均修棱線
道勁中顯媚姿
縱橫中見遺韻
古雅端莊,肅然絕俗
圓潤而不失剛勁
暗蘊太極,有形而無窮
擁壺自省,至方至圓